全国网赌正规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关系”的哲学基础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2022年第11期 发布时间: 2022-11-14 15:44
缩小 放大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原则和实践要求。从哲学角度来看,“四个关系”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论、价值论、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为认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主要矛盾,在四个关系中处于管总的地位,正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解决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由多种矛盾构成,在诸多矛盾中必须抓住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必须抓住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存在诸如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等诸多矛盾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为一与多、整体与部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本质上属于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共同性是根本、前提、方向和主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差异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从现实来看,虽然我国各民族间的共同性不断增多,但在文化、风俗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性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差异性。在增进共同性方面,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尊重差异性方面,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强调共同性不能抹杀差异性,尊重差异性也并非是强化差异,把握二者关系,关键要坚持辩证思维,做到求同存异,在度的把握上下功夫,找准“一”和“多”的结合点,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实践中,要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广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利益,各民族意识要统一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要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解决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秉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到尊重人民作为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发展成果造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好包括各族人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的生活地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意识。如果过于强调各民族意识,在发展建设中只考虑本民族的利益,会造成民族隔阂与民族矛盾的加深。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实现发展就必须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如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强,各民族就不可能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各民族就越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正确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要提升民族事务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注意防范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克服狭隘民族意识,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建立在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巩固的认识根源,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解决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作为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文化一经形成就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自信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发挥好文化这个上层建筑的正面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基本保障,是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就文化认同与民族共同体关系而言,文化认同是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因素,共同的文化可以促进其成员交往交流,达成思想共识、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行动合力,从而激发强大的归属力和凝聚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叶繁茂”。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只有中华文化发展了,各民族文化才能发展。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经久不衰并愈发强大,正缘于每个时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强大合力与凝聚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克服分歧的力量之源,是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相互守望、命运相连的牢固纽带。增强文化认同,离不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滋养。在实践中,要加大科学的民族观念教育的供给力度,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提升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共同体属于本体性的物质范畴,共同体意识属于精神范畴,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解决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制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运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延伸到社会领域,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与此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有什么样的共同体就会有什么样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一旦形成,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推动作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的实践,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侮、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以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两者关系不断发展巩固。“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历史和现实表明,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等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这一论断强调,推动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既需要物质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两者各自发挥作用并相互促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定位,其目的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反过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又会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兼顾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全局和政治上考虑民族问题,统筹推进改革发展与反分裂斗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在实践中,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民族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更加公平公正、精准有效地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审视“四个关系”的哲学基础,有助于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分享到: